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7779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李东升
第1页

    参见附件(2508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消疣汤,日一剂,一月为一疗程,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共痊愈39例(90.4%),有效2例(4.8%),无效1例(4.8%);对照组痊愈29例(69.1%),有效10例(23.8%),无效3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中医药方配合西医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尖锐湿疣;中西医结合;疗效

    尖锐湿疣(CA)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系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HPV)所致的阴部表皮瘤样增生,具有复发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由于HPV病毒十分顽固,目前尚无完全根治的方法,资料显示其治疗有效率为31%~94%[1]。我院在进行常规去除外生疣体的基础上配合自拟中医消疣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治疗尖锐湿疣患者84例,男55例,女29例,年龄21~58岁,平均30.7岁;病程1个月至3年,首发37例,反复性发作4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病变部位为生殖器及肛周,表现为菜花状、乳头瘤状突起,大小不等,数量不一。②取活体组织检查,排除恶变。③自觉症状不明显,偶有瘙痒感,分泌物浸润为白色或污灰色。随机将84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年龄、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治疗前指导患者戒烟酒、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和树立治愈信心。阿昔洛韦0.5 g静脉滴注1次/d;病变部位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麻,立即用CO2激光一次性将疣体祛除;患处局部皮下注射干扰素100万IU,3 d/次,10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结束。

    中医配合治疗:大枣、丹参、灵芝、黄柏、土茯苓、野菊花、秦皮各15 g,黄芪、半枝莲、苦参各30 g,甘草5 g。水煎分3次服,每日一剂。

    1.3 疗效评价

    痊愈:出院后1月再无疣体滋生,电话或复查随访半年内无复法。有效:1月内无新疣体出现,3月复发,但复治依然有效。无效:1月内新疣体滋生,症状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共痊愈38例(90.4%),有效2例(4.8%),无效2例(4.8%);对照组治愈29例(69.1%),有效7例(16.7%),无效5例(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尖锐湿疣又名生殖器疣,是一种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复发率高的特点。尖锐湿疣男女均可发生,尤其是大龄妇女更易感染,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循证治疗证据[2]。有关文献显示,宫颈癌、喉癌、肺癌、结肠癌等均发现过HPV-DNA,而宫颈癌高达98%,这一数据引起学术界的普遍重视[3]。当前,西医主要通过物理祛除疣体和药物内治相结合的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复发率仍然居高不下。同时,长期西药内治对肝肾的毒副作用较大,许多患者无法坚持,进而影响了疗效,造成尖锐湿疣的传播及复发。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往往对一些西医无法循证根治的疑难杂症有治愈的奇效。尖锐湿疣属于祖国医学“阴蚀”及“阴疮”范畴,为湿毒浸淫或风邪搏结于肌肤而赘生,或肝虚血燥、或筋脉不荣、或因情志郁火损伤肝脾所致[4]。笔者根据这一原理,选用中医消疣汤以清热解毒利湿、活血通络散结。其中野菊花、土茯苓、半枝莲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大枣、黄芪、灵芝可调节免疫,丹参改善机体微循环,苦参、秦皮、黄柏清热燥湿。诸药配伍有燥湿止痛、结聚消散、腐蚀赘疣之功效,阻止了该病的复发。

    在本次观察中,中西医结合治疗1疗程后,创面愈合明显好转,大大缩短了治愈时间。根据中药治本的原则,消疣汤直接作用于潜在感染的病灶,起到了重要的治本作用,而同时使用白介素提高机体免疫力,双管齐下,使治疗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中医消疣汤配合西医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组总有效率高达95.2%。另外,消疣汤费用低廉且尚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08KB,2页)